這一部其實挺拉的,但100分我給99,因為我是腦c粉絲,光聽到mk經典音樂我就無法控制自己搓搖桿的手了。而且看完這部我直接愛上田川洋行,這太反派了太夠勁了。之前玩mk11余波還對這位有些成見,因為實在是很壞,但還是感謝田川洋行。
最后,為什么整個世界都在謀害卡諾,卡諾除了是個垃圾人之外做錯了什么,連尚宗都看不上也太過分了吧!卡諾粉絲直接原始暴怒
1995美國動作片《魔宮帝國1》,又名《真人快打1》《格斗之王1》,根據著名對打游戲《真人快打》改編,全球累計票房1.22億美元,定級PG-13,豆瓣評分5.5,時光網評分5.9。
“真人快打”是我小時候很流行的對打游戲,由于角色來自于真人角色建模,所以就取了個通俗易懂的名字——“真人快打”。
本片雖然口碑評分不咋地,但是想當年很有名氣,一直是游戲改編電影的票房冠軍,后來才被《魔獸》之類的游戲改編電影拉下冠軍寶座。本片在36年前的1995年就取得了1.22億美元的票房,足見當年的影響力有多大。
外行看熱鬧,內行看門道。如果玩過“真人快打”系列游戲,會對片中的角色耳濡目染很熟悉。本片之所以當年很受歡迎,是因為低分辨率像素化的真人建模游戲在大熒幕上看到了真人實景,仿佛游戲化作了現實一般,對玩家粉絲的吸引力可想而知。
我不算“真人快打”的游戲迷,但是玩過多次,本片可以說比較原汁原味地還原了游戲味道,首先是勁爆的BGM配樂,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流行的的士高曲風,從影片剛開始就進入了耳朵,直接就讓觀眾帶入了游戲氛圍。
本片的美工和道具都很有意境(雖然以當今眼光來看有些粗糙),很貼近游戲的畫風,角色造型和格斗場景都力圖還原游戲,對游戲迷很友好,游戲迷看本片會角色很過癮,津津樂道于游戲中的人物和場景如何對應電影中的人物和場景。
本片在特效上,以當今的眼光來看,連五毛錢都算不上,粗糙到一毛錢,畢竟那個年代的計算機是非常初級的,能做出來簡單的特效就很了不起了,我們不能用當今眼光來評判36年的視效。
本片在劇情上簡單弱到爆,就像游戲選擇單人模式后會進入故事模式一樣,一個一個地打,不斷地闖關前進,最終對戰大BOSS??措娪熬拖袷强戳艘槐檎嫒吮硌莸母穸愤^關游戲一樣。
本片作為動作片,很遺憾動作戲很一般,動作設計不精彩,而且后期剪輯也不快,因此動作戲顯得假大空,每一段動作戲的時間都不長,三招兩勢就完事了,沒展現出對打游戲激烈對抗的緊張感覺。最后的高潮戲男主VS大反派,大反派完全沒體現出有多強大,高潮戲沒高潮,令人失望。
本片的導演保羅·安德森是《生化危機》六部曲的導演,他在《生化危機》成名之前的成名作就是本片。
片尾最后一幕的菜單,大魔王出現,引出續集。
其實蠻蠢的。。。。paul anderson出品,質量毫無保障,可悲的是我居然差不多都看過
里面的中文真要雷死人了
故事不錯,不過沒能看完,95年的科幻技術嘛,支持了~
這么蠢 好想看 保羅安德森一生專注于游戲改編神蠢電影 真是太可愛 【不知該如何打分……】
除了音樂和電腦特技可取外,其他都是一部無比爛的爛片。
很早就看過,比街霸翻拍的成功。
原來... 真的有這部片!小時候看的,對四手怪、手里錐、古碉堡、和“成龍”的印象很深,當時覺得超炫,現在看起來很囧,完全是爛片... 好吧,角色是挺還原的。
對于玩過游戲的人來說還是可以一看的,當年租碟看片的樂趣在于不用費勁心思來決定到底看哪一部。
我就想說這么一個機會下看這么一個雷片多難得啊……
大約5年前標記的時候我說“唉,小時候覺得那么好看的電影?,F在看來怎么這樣囧這樣雷”。今日回味了一遍,莫名戳萌點。
看完動畫版,再看真人版,高下立現。這種暴力血腥的爽片,還是動畫來得過癮,動畫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,而真人太受限,再怎么比劃也不行。
真人快打 這個游戲 真讓我玩的入魔了 血腥的終結技 以及夸張的連招 個性的人物 朦朦朧朧的 武術已經科幻背景設定 都再現在這個電影里 最后說一下 我最愛的喬尼卡格 剛出來就讓紹康一招終結了 這叫什么事兒啊 太慘了 活該了喬尼卡格 讓你耍cool
情節愚蠢,演的較瀟灑
改編電影總是編劇太差
很久以前在明珠臺看過,印象很深。今天重看,發現當年覺得很牛逼的特效實在慘不忍睹啊……
動作設計也太次了就是胡來瞎晃蕩,但各種還原還不錯,片里說劉康弟弟叫陳,祖先叫空老,這老外對中國文化也太無知了。幾個選角都還不錯,正派帥哥美女,boss一臉陰險,尤其是劉康非常正面的東亞男主,相當少見。
不知道怎麼評分,只記得音樂
畫面一看就很爛,雖然充斥著各種美國式的中國元素
最早是少年時在家看的。那時可能看過很多武打片,對老外演員慢吞吞肉兮兮的動作很不屑,劇情也因為字幕而有隔閡,尤其是那一幕共同抗敵一的開放式結尾,我的迷惑不解至今猶記。如今在Netflix上再看,竟意外地從頭到尾好看,連大多數武戲也覺得精彩了。節奏順暢。魔窟布景氛圍十足。配樂激燃,又超好聽,作為武打場面的背景簡直絕贊,片尾演職員表還有加反派人聲的混音,我不得不又聽了一遍。美中不足的是亞裔演員全都不會演戲,非亞裔演員有的不會打戲,另外打斗精彩程度本該層層升級,但打大小兩個怪都不如打小反派打得精彩。Cult而不糙,酷得有節奏,不認為溫子仁能翻拍出這般個性。
真人快打 這個Anderson真執著